油服业“冬眠”苏醒了吗?
2018-04-18 08:43:12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编辑:
365体育投注网站
我有话要说
深化国际市场竞争
与国际油服企业相比,中国油服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利用资本化手段整合市场优势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国际油服企业的技术服务以差异化发展取胜。至今,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三大油服企业,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服务市场中保持着垄断地位。
2011年以来,三大油服企业频繁推出与油气企业需求和生产密切结合的新技术和应用成果,以保持其优势地位。此外,通过专业技术与地区市场的有机结合,三家油服企业积极介入美国和加拿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区、拉美超重油和深水勘探开发区、储量保持增长的非洲、中东、亚太等地区。
对于未来成长,中海油服确立中长期“双50%”目标:实现技术板块和大型装备板块各贡献收入50%;实现国内和海外各贡献50%收入。
从作业区域看,国内市场仍然是中海油服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地,占总营收比重的75.2%。依托中海油海外资产布局稳步推进,以中海油服为代表的油服企业海外业务量有望提升。
数据显示,2017年,中海油服来源于国际市场的营业收入为43.22亿元,占比24.8%,占比减少7个百分点,其中北海地区营业收入为10.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见表2)。
另一家工程类油服企业——海油工程依旧在亏损边缘,与中海油服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2017年,海油工程实现营业收入102.53亿元,同比下降14.50%。其中,来自海工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约64亿元;来自非海工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约38亿元。实现净利润4.91亿元,同比下降62.67%。
海油工程在其年报中披露,企业经营业绩出现下降,主要是2017年全球石油企业资本性支出仍然处于谷底位置,没有明显复苏,海洋油气工程行业相关需求特别是海外工程市场十分低迷,一些工程项目比原计划开工日期延后,行业复苏滞后于油价。受诸多不利影响,海油工程总体工作量较2016年进一步减少,特别是签约项目的价格处于低位,致使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减少。
面对业绩压力和未来增长,海油工程亦提出走向国际的战略目标。海油工程在其2017年年报中披露,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工程企业,并制定了三个阶段推进计划。
第一阶段为2018—2020年,全面国际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在深水、水下、LNG工程等新业务向总包服务商升级转型,并关注新能源工程产业。阶段目标为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国际化程度,力争到2020年海外收入占比40%~45%,技术服务收入占比30%左右。
第二阶段为2020—2035年,希望到2035年,能够初步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工程企业,综合能力排名进入全球同行业前五名。基于此,在后续的15年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工程企业,达成第三阶段目标。
海油工程已深谙海外业务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在海工业务因油价低迷不景气的时期,海油工程在非海工业务的LNG模块陆上建造项目中,获得了亏损弥补。海油工程承接了俄罗斯亚马尔模块建设项目,得益于此,2016年获得项目收入53.4亿元,并带动其非海工业务实现收入56.88亿元;2017年三季度,海油工程承接的此项工程完工,创造收入35.09亿元,非海工业务整体收入达到37.83亿元。
此外,更是因亚马尔项目工作量变更及成本节约增加毛利10.53亿元,海油工程的非海工业务毛利率显著增加。
2017年,海油工程来自国内的收入为47.84亿元,环比下降2.27%,毛利率减少11.34个百分点,主因为渤海、南海、东海各海域项目价格水平处于低位;海外收入为54.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