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鸣:打造中船重工产业航母
2018-06-13 08:16:3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365体育投注网站
我有话要说
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
“对国企来说,最好的混改路径就是将产业资产证券化并上市。”“提升公司的业绩和品质,就是最好的市值管理。”“今年要开展去亏损行动,把亏损的资产清出去。”……
6月12日,赴武汉参加应急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规划,妙语连珠,见解精辟。
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和我国船舶行业的主导力量,中船重工建造了正在海试的首艘国产航母和“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等众多国之重器。
目前,中船重工净资产达2000亿元,拥有5家上市平台和17万员工。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以及刚更名的中国应急,一系列闪亮“中字头”,已构建成中船重工在军民融合产业和资本市场上的航母编队。
做万亿应急产业的主导者
6月12日,中船重工旗下上市公司华舟应急正式更名为“中国应急”。当天,和记者一见面,胡问鸣便谈起了我国应急产业的现状、未来和上市公司的布局。
“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万亿元,而我国的应急产业才刚刚兴起。”胡问鸣说,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之前,中国应急的应急装备以军用为主,现在已开始大量地为民所用,应用扩大到电力、消防、交通、海上等领域。
以海洋救援为例,应急市场就非常大,“舰艇船舶的消防系统、救援系统就是应急装备,在潜艇上,每人都配有逃生装置。”胡问鸣介绍道,这些应急装备看起来简单,但技术高端,“从水深上百米的潜艇中逃生,就需要减压,否则会危及生命。但具体怎么减,就得靠技术。目前,公司部分产品的性能已超越发达国家同类产品。”
“中船重工已将应急装备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胡问鸣告诉记者,中船重工下属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技术与装备集成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各类新型应急产品,如潜艇与航母等军舰以及海警船的综合消防设备、核应急发电机组、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援潜救生装备及潜水和深海个体救援装备、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弹库防火防爆安全系统、核电消氢测氢设备、核电厂房辐射监测系统、潜水装具、装甲车救生装置、灭火抑爆系统、高原应急救生装备、消防呼吸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及井下避难室、痕量物质分析检测仪器等。
随着国内应急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其中,但“现在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胡问鸣指出,中国应急正在抢占标准的制高点,争取参与国家应急标准的制订。同时,加快建立应急装备的研发中心。“有了标准,有了新产品,还得有一个试验验证中心。”胡问鸣透露,公司拟投巨资在湖北赤壁建立全国最大的应急救援及逃逸验证中心。
混改最佳路径是资产证券化
在全力优先做好军用装备制造、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同时,对于产业资产证券化和资本运作,中船重工这几年也始终走在央企前列。公司目前拥有5家上市公司平台,其中4家为“中字头”——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
谈起混合所有制改革,胡问鸣表示,实际上,中船重工早就在进行。“混改了还可以再混改,我们上市公司旗下就有合资企业。不过,终极控股权还是中船重工的。”
胡问鸣认为,对国企而言,最好的路径就是产业资产证券化并上市。上市后,信息公开,各种运作受市场监督,可减少乃至杜绝一些问题。“集团现在有5家上市公司平台,未来还会根据不同产业板块特性,继续通过混改,打造更多的上市平台,为实现现代化提供装备支撑。”
胡问鸣告诉记者,中国重工去年实施债转股后,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今年,集团会继续推进资本运作,其他上市平台也要债转股,还要把优质资产装进去,尤其是同一业务板块的企业,要逐步装进相应的上市平台。“我们的上市公司为何盈利这么多,就是因为装进去的几乎都是无负债的优质企业。”
按中船重工的规划,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四大平台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中国重工以海洋装备为主,中国动力以发动机和机电为主,中国海防以电子对抗和导航为主,刚完成更名的中国应急以各类应急装备制造和应急培训为主。
中船重工相关应急技术与产业资源将逐步整合进入中国应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的中国应急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目前,中船重工旗下上市公司家家盈利,但估值都不高。对此,胡问鸣表示,股价波动属市场行为。“对上市公司来说,业绩和品质优良就是最好的市值管理。中船重工只能向股民保证旗下上市公司业绩和品质优良,买我们的股票,基本不会出现退市的情况。”
为提高上市公司业绩,中船重工制定了全面的严格的考核方案。“有的上市公司虽是集团旗下的三级控股公司,但在管理上,我们是将之作为二级控股公司来管的。即对指标和考核,由集团直接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建议和意见。”胡问鸣说,中船重工对上市公司有个目标,就是5年营收翻一番,如中国应急,至2020年要实现营收30亿元。
为提高企业品质,中船重工今年还推出了一项重要工作,“叫去亏损行动,把亏损资产清出去。”胡问鸣透露。
至于市场高度关注的“南北船”合并,胡问鸣回应道,合与不合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央企的当务之急是做好本业。”
高科技产业利润贡献占七成
近年来,全球造船业不景气,许多造船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但中船重工却逆势而上,年年实现盈利。
“我们主要靠技术创新,靠新兴产业。”胡问鸣指出,目前,全球航运的运力较运量多40%,上游造船业则在继续洗牌,造船的量跌到谷底,价格也跌到谷底,就看谁能撑得住、扛下来。“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能全面亏损。要东方不亮西方亮,要有别的产业作支撑。所以,我们除了造船外,还有十多个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靠的就是研发。据胡问鸣介绍,中船重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产品。如海上动力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拉着走,哪里需要,就服务到哪里,可提供电源、热能、动力、淡水,不仅能够移动,还可以抗台风。
胡问鸣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高科技产业创造的利润占到集团利润的七成以上,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为例,不光是把研究所装进来,还把与研究成果相关的产业也装进来。在研发投入上,集团也非常舍得投钱,每年用于研发的支出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6.8%。
谈及未来,胡问鸣表示,公司不仅要创新,做一流的装备,还要做系统总包商,系统包括监测、应急、处置等很多方面。系统做大了,业绩会更厚。
采访临结束时,胡问鸣向记者透露了首艘国产航母海试的有关情况,“目前海试非常成功。首艘国产航母的主要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航母设计和制造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