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州海事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推进,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被视为“用三个10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第一个10年路线图。
船舶工业是一个周期性很明显的产业,间隔30年左右出现一次大的周期波动,其间每3-5年将出现中短期的波动。自2008年国际船市进入新一轮大调整以来,期间虽有起伏,但目前总体上还处在产业调整周期的低位。就未来调整方向来看,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等常规船型需求乏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需求相对旺盛。同时,节能环保的新型散货船、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油船(船型 船厂 买卖)将是市场需求主体,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需求将保持旺盛,汽车运输船(船型 船厂 买卖)、豪华游轮、远洋渔船(船型 船厂 买卖)需求增长将较为明显,更多的市场增量将来自技术复杂船型。
在新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不仅仅是设施规模、低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而是技术、管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软实力以及造船、配套等全产业链的协同,科技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贡献更为突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处在船舶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我国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制造业互联网+”已成为未来技术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模式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船舶制造也正朝着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发展,世界造船强国已经提出打造智能船厂的目标。同时,国际海事安全与环保技术规则日趋严格,船舶排放、船体生物污染、安全风险防范等船舶节能环保安全技术要求不断提升,船舶及配套产品技术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就在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
李克强总理也在会议上指出,中国制造今后要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所以,发展智能化制造是我国建设造船强国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国船舶工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过,要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虽然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但船舶行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政策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如何实施,不调整是不行的,调整就一定有出路吗?有没有先行者的经验可借鉴……
时势所趋,为更好的贯彻与引导行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由中国船舶(股票)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促发展论坛,将于2018年12月5日-7日在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论坛同期还将召开2018第八届广州国际海事展。本届展会设立中国海事业智能制造+信息化应用成果与技术展区、国际潜水救捞技术与服务展区、国际海洋科技展区,全球邮轮设计与建造展区。